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4篇
丛书文集   12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95篇
社会学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61.
“读者期待视野”和“结构召唤性”是接受美学中的重要概念,它为文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范式。从接受美学的角度,讨论了福克纳在小说中运用的独特的、开放式的叙述模式和结构安排,并详细分析了小说结构召唤与读者的期待视野之间的独特关系,同时也初步探寻了艾米莉爱情悲剧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62.
从研究方法和内容上看,20世纪的艾米莉·狄金森研究具有三大特征,即传记式研究、文化历史语境研究和文本研究。文章论述了艾米莉·狄金森的生活与诗歌的关系、与文化历史传统的关系,以及诗歌文本的语言特点。  相似文献   
63.
韦兰芝 《南都学坛》2006,26(6):76-78
狄金森通过对声音和韵律的精心安排,使她的诗歌语言更富新奇感和表现力,更贴近她内心复杂多变的情感。她打破常规的语言形式和限制她思想表达的“过分拘谨的艺术”,赋予普通的语言符号以新的生命活力,使那些原本只有结构或语法功能的符号变得具有情感、思想和形象。她拓展或改变词汇固有的意义,赋予词汇以新的语义特征,使之产生深层意蕴,不仅大大增强了诗歌语言的情感表现力,而且拓展了诗歌的情趣和想像空间,展现了文学语言符号表情功能的无限潜力。  相似文献   
64.
受家庭的熏陶和19世纪美国的社会环境的影响,艾米莉·狄金森的作品带有典型的女性色彩,因而具有强烈的独特性.文章在对艾米莉·狄金森的家庭和生平介绍的基础上,对她的三类诗歌进行分析,剖析出艾米莉·狄金森这个怀有浓厚女性情感的诗人的作品在当时社会下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65.
艾米莉·迪更生的双性创作策略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诗与性别的角度入手,剖析诗人的双性创作策略:在一个传统的父权制社会里巧妙地使用双声话语,表述女性主义思想。此策略的成功实施为21世纪女性主义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66.
利用自建小型狄金森诗歌语料库,采用基于语料库的语言学研究方法,对艾米莉·狄金森的诗歌进行批量分析和个案细读,探寻其诗歌创作的生命力所在,揭示她诗歌中生命、爱情与死亡等主题所存在的内在联系及意义。  相似文献   
67.
悖论性是狄金森诗歌的主要特点之一.文章以悖论诗学为指导理论,探索发现诗人在同一首诗歌内部、诗歌与诗歌之间、诗歌与诗歌外部之间建构的等价对立矛盾式,指出诗歌中异质因素的并置,并阐释其对话性,领悟诗人辨证的人生观,包括对立统一观、颠覆创新观和动态发展观.  相似文献   
68.
黑屋中的玫瑰--试析爱米丽的悲剧成因和主题意义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威廉·福克纳是20世纪美国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献给爱米丽的玫瑰>是其短篇小说代表作.本文试从家庭、社会和个人性格三方面探析爱米丽的悲剧成因,指出该短篇旨在揭示人内心中"上帝与撒旦的冲突".  相似文献   
69.
狄金森创作了大量宗教主题诗歌却终生没有入教。从崇高与恐惧的关系出发,解读发现:狄金森“知道”上帝是崇高的,但对其无法克服的恐惧使她停留在习得的知识而无法实现从恐惧感向崇高感的转化;无法“感觉”到上帝之崇高的诗人,只能以世俗化或“人化”策略消解这种恐惧;对上帝的恐惧本质上是对自己有可能违抗上帝意志的恐惧。狄金森在形成崇高感的心理要素———“惊惧”、危险或痛苦、一定的安全距离之后,在耶稣令人惊惧的受难事件和仁慈的替罪行为中实现了从恐惧感向崇高感的转化。  相似文献   
70.
艾米莉·狄金森是美国现代诗歌的代表人物,被认为是意想派诗人的先驱.一个多世纪过去了,她的诗歌仍能给读者带来美好的艺术享受.分析了赋予她诗歌生命力的内在联系,从而揭示其诗歌的创作特点和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